【中医养生】湿重与热重的区别
runsly
11-18
0

通常所说的水湿,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。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,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;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,常与消化功能有关。中医认为脾有“运化水湿”的功能,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,吃过多油腻、甜食,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“水湿内停”;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,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,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。而热则是一种热象。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,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,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,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,或因“阳热体质”而使湿“从阳化热”,因此,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。中医认为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。常见的病因有先天性,嗜烟酒,经常熬夜,滋补不当,肝郁气滞,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等。临床常见肢体沉重,舌苔黄腻,脉数,多痤疮粉刺,口干口苦,眼睛红赤,心烦懈怠,小便赤短,大便燥结或黏滞等症状。

在治疗上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。

1.湿重

以化湿为主,可选用六一散、三仁汤、平胃散等。

(1)六一散成分:滑石、甘草。功能主治:清暑利湿。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、身倦、口渴、泄泻、小便黄少;外用治痱子。注意事项:若阴虚,内无湿热,或小便清长者忌用。孕妇忌服。

(2)三仁汤成分: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、飞滑石、白通草、半夏、竹叶、厚朴。功效:清利湿热,宣畅气机。注意:杏仁用量不宜过大,常用量为15g,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,死亡。

(3)平胃散成分:苍术、厚朴(姜制)、陈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。功效:燥湿健脾,消胀散满。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,症见舌红少苔,口苦而渴,或脉数者,都禁用。

2.热重

清热为主,可选用连朴饮、茵陈蒿汤,甚至葛根芩连汤。

(1)连朴饮成分:制厚朴、川连姜汁炒、石菖蒲、制半夏、香豉、焦栀、芦根。功效:清热化湿,理气和中。

(2)茵陈蒿汤成分:茵陈蒿、栀子、大黄。功效:清热利湿退黄。

(3)葛根芩连汤成分:葛根、黄连、黄芩、炙甘草。功效:清泄里热,解肌散邪。

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,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,如湿疹、疔疱加野菊花、紫花地丁、苦参、白藓皮等;关节肿痛加桂枝、忍冬藤、桑枝等;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、地榆、车前子等;血尿可加小蓟草、茅根、石苇、扁蓄等。

饮食宜忌

1.宜食祛湿食物

如绿豆、冬瓜、丝瓜、赤小豆、西瓜、绿茶、花茶等。

2.忌食食物

甜食、甘甜饮料(如可乐,雪碧等)、辛辣刺激的食物如(辣椒、八角、葱等)、酒、肥甘厚味(如肥鱼大肉)。

预防

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。所以,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,不宜暴饮暴食、酗酒,少吃肥腻食品、甜味品,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,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,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石斛和铁皮枫斗有什么区别? 石斛,是一种能够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的药用植物,能够平衡阴阳,提高人们的抵抗免疫力,因此受到大家的养...
“爹矬矬一个,娘矮矮一窝”,爸... 所谓一白遮三丑,一高遮九丑,在这个看脸的时代,孩子的颜值是父母关注的焦点,但是身高更是孩子是否有自...
刘医生告诉你:如何正确打开补脾... 如果你经常有爱出虚汗、食欲下降、腹胀、腹痛、疲乏无力、同时伴有面色苍白、四肢不温等一些症状,大家都...